善用“大思政课”,要把握好四个“大”

  徐其东        2022-08-27        44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如何建好、用好“大思政课”,是新的时代课题,是系统性工程。善用“大思政课”,要把握好四个“大”。

善用“大思政课”,格局使命要“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落实“双一流”建设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入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就要扎根中国大地,心怀“国之大者”,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解决国家急需、争创世界一流。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定位,确保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大思政课”是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重要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系统性实践。胸怀“国之大者”是“大思政课”发挥育人作用的价值前提,要解决好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大思政课”应当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释疑解惑,培根铸魂,造就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切实加强高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高校党委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带头作用,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力和组织力。统筹好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课建设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要按照“三为”“六要”“八统一”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政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善用“大思政课”,场域视野要“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要有更广的历史视野、空间视野、实践视野,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关注现实,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拓展校内体系。建设“大思政课”,首先要构建好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工作体系。要从中国发展实际、世界发展大势、青年学生特征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求来考量。努力实现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好“大思政课”的框架格局、完善思想内涵、丰富路径形式。

  拓展社会体系。办好“大思政课”还必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从“开门办学”走向“开放办学”,协同培养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浸染中提升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成就,使之转化为育人教材,引导学生从国家发展的受益者,成为新征程的奋斗者。

  拓展精神体系。要从百年党史蕴含丰厚的精神滋养中为“大思政课”提供生动教材,要把擦亮社会主义大学“红色”底色作为大思政课的鲜明导向,用光辉历史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光荣传统凝聚力量,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深度与厚度。

善用“大思政课”,改革力度要“大” 

  聚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聚焦思政课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打破学校、学科、平台等壁垒,构建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把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伟大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中,努力打造立体、生动的课程。

  用好教学新技术。要以数字赋能为支撑,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思政课服务,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化应用新优势,使教育教学更加精确精准、生动灵活、科学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善用“大思政课”,育人成效要“大”

     思政课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理论课,同时也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信仰课。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标准,目标要引导学生自觉胸怀“两个大局”,将青春和热血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 

培根铸魂的育人氛围。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大思政课”唯有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才能画出育人的“同心圆”,进而真正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工作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既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又能协同联动、协同创新的大思政格局。


(作者系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郑卫东   2022年04月04日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