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高质量建设高校课程思政

  徐其东        2023-09-10        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3-14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要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原则、方法、路径等维度全面推进,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课程思政建设呼唤“大先生”

  刘洋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大先生”之“大”,不仅有大视野,更有大担当;不仅有扎实学识,更有高尚情操,成为学生行为典范。“大先生”与“四有”好老师及思政课教师素质“六要”要求,在内涵和标准上具有一致性,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发展提出的更高、更具体要求,为教师职业追求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求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呼唤“大先生”,每个教师都应增强争做“大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与“树人”辩证统一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是高校所有课程教学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性质。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胸怀教书育人这一“国之大者”,既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又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科理性精神、职业素养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产物。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在逻辑,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各个方面,赋予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共同担起思政课程作为关键课程的使命。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观,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体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求和期待,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大先生”,彰显“大思政课”的生机活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培养一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更多的“大先生”。只有政治强、情怀深,教师才能坚定政治立场,坚守育人初心,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关爱学生成长,注重强化各学科专业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增强思政课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只有思维新、视野广,教师才能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表达方式,科学拓展专业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带领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只有严格自律、人格端正,教师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造就“大先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大先生”,教师应当在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和发展自己,争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其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用心教书,用情育人,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既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更塑造灵魂、培育新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养成良好品行。其二,坚持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相统一。要强化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思想自觉,准确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价值。同时,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深度挖掘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可以通过政治理论培训、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方式,提升专业课教师综合能力。其三,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得益彰,构成教书育人统一的有机整体。言传是通过言语讲授知识、传播思想,身教是通过行动践行理论、以作示范。德高望重、为人师表,是新时代“大先生”的形象表征。教师应当着力言传,更注重身教,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2021JGZ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应坚持“三个相统一”

  李玉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思政课发挥关键课程的作用,也需要专业课程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两者需同向同行。为此,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基于提高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求,应遵循“三个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坚持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课程思政是对教育本质的彰显,核心是立德树人,原则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了人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根本要求。就目的性而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仅要涵盖学科专业的基本范畴、命题、原理和方法,也要符合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性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坚持选择以秉承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优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为主,立足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以发挥所有课程的双育功能为宗旨,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实现“育才”与“育德”相统一。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一方面,应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课程思政旨在唤醒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通过挖掘蕴含于不同学科的思政元素,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把传授科学的知识技能与传播科学的理论思维、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以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另一方面,应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需按照大学生思维、接受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结合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展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课程思政核心是立德树人,根本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了人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本质要求。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课程思政是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平台。人文教育旨在使人向善,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目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挖掘人文性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提炼专业课、通识课中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事实、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把追求学术真理的现实价值、从事专业的职业道德、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等,融入专业课和通识课的课程教学中,促进大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挖掘科学性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以实现彰显科学教育的目标为主。科学教育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是求真。科学教育是指向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根据自然科学类学科性质,应充分挖掘蕴藏于自然科学类课程资源中、可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元素。课程思政的实施促进了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相通相融,避免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割裂,突显了高等教育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基本特征,促进了科学求真与人文求善的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对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有利于培养有高度责任感、尊重规律、敢于探索、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统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是简单的专业课和思政课相加,而是要在系统梳理各学科和专业育人目标基础上,遵循思政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价值导向作用,在完成学科专业“育才”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找准思政教育元素的切入点,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将专业知识传授、精神塑造与价值理念传播有机融合。但由于每一门专业课程、专业学科均有其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元素挖掘的同时,不能打乱或者割裂原有课程或者学科的知识体系,需遵循各类课程的学科系统性。同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也要体现与思政课及专业课的协同性。由于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在目标与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避免与思政课内容重复和泛化现象,要深入研究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清除思政课没有涵盖、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不够的内容,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不同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不尽相同,所表现出的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应有所侧重。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要在深入研究不同学科和专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将不同专业课独特的内在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转化为“育人要素”,进行整体设计,进一步明晰各类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向和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融入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使各学科、各门课程都参与到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以实现与思政课程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2021JGZ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思政的教育哲学审思

  李秋丽

  课程思政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关键环节。教育哲学作为对教育实践中支配性教育观念的批判性反思,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教育哲学的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审思课程思政,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深化对“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人”这一新时代高校育人根本问题的认识。

  价值论视角。价值论视角重在从“课程思政”这一客体展开对高等教育办学方向,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时代新人等价值主体意义的探寻,也是对“为谁培养人”这一命题的阐释。首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所有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旨。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强调专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有利于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其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要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充分挖掘蕴含在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力争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使其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国家、全面发展、勇于担当的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己任的高素质人才。

  本体论视角。从本体论视角审思“课程思政”是对“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刻回答。课程思政指向的是一种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旨在形成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大教学观。课程思政力求教学回归育人本源,有利于专业课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本质,使教师充分理解教育教学并非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习者从认知到情感、价值观、信念的共同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要结合不同时代和学科特色,融入改革先锋、大国工匠、时代楷模等典型案例,传承宝贵精神财富,培养学生爱岗奉献、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促进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大思政课程观。课程思政是面向全体课程的建设和规划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贯穿于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等课程教学中,需要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与融入能力,把隐藏于不同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激发出来,并寻找适切的融入点,发挥其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有利于实现全过程育人。最后,课程思政是一种大育人观。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其建设旨在整合高校各方育人资源,发挥各部门育人优势,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各高校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引领专业学院和各部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中,实现多部门协同创新、互相支持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认识论视角。认识论视角主要是从教育基本要素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六个要上下功夫”,归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其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综合素质”三个维度是核心要素。首先,培养学生主体性,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不仅表现为一个人所追求的生活目的,也表现为其对自身作为主体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课程思政旨在发现教育中“人”的存在,培养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强化主体性,使其逐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提高教师自觉性,厚植爱国情怀。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自觉性,是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综合素养课、实践课等教学设计中,立足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为新时代爱国主义内容提供学理支撑,引导大学生坚定初心使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最后,强化知识整合性,提升综合素质。知识整合性,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对学科知识进行再选择和整合,旨在达到对人类之知的整体认知,形成素质底蕴。专业课教师既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与社会多向度的交融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追求新知的意志,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

  (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2021JGZ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刘国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校史资源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其更贴近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实际,更容易获得亲切感、生成自豪感、产生认同感,促使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产生思想共鸣、理论共鸣和情感共鸣。将鲜活、生动、亲切可感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助力培养爱党爱国爱校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充分认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校史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涵育大学生爱国爱校情怀。校史资源是各高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映照,凝聚了学校发展的轨迹和时代发展的缩影,彰显着不同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和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与重要载体。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和融入其中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了解校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爱校情怀,为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是否被大学生所认同与接受。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情感认知规律的,越能感染和激励学生。校史资源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场景生动具体,其中优秀校友和先贤更是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利用存留或建造于校园内的文化景观等物态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载体,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更加深远持久,发挥更深层次的育人价值。

  增强教师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影响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师。在实际融入过程中,要着重解决教师“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首先,广大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学习所在学校校史的主动性。通过熟悉和掌握所在高校发展历史、优秀校友、重大事件、精神传统等,为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挖掘和研究运用校史资源的能力。加强校史资料的收集力度,通过研究和编撰出版校史读本、专题研究成果论文集、采访录、口述史等形式整合校史资源,把握校史资源与专业课的契合度,把校史人物体现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等思政基因贯穿课程思政教学中。如西安交通大学对“西迁精神”进行深度挖掘整理,编撰出版了“西迁系列丛书”,为高校教师将校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典型示范。最后,高校教师要不断增强融入能力。通过挖掘校史资源中的奋进典型,以校史影视、故事、纪录片等方式融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同时,结合学校重大节庆日、新生入学周和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校史馆、纪念馆等校史文化展示平台,打造校史情景剧、舞台剧、音乐剧等节目,讲好校史故事,拓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形式。借助VR技术、3D技术等建立虚拟的校园场景、数字化校史馆等,将课程思政的课堂“搬”到校史展览馆中,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场域,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史文化的魅力,增强校史文化认同。

  完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学校育人的顶层设计保障机制。高校可从宏观和顶层设计角度整体规划和构建育人体系,充分发挥校史资源育人功能,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和课程建设全过程,出台校史资源融入各类专业课的相关政策,整合优质师资,开设校史文化通识选修课。通过建立校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导机制,在校史资源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经费投入、宣传合作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推动融入工作层层落实。其次,强化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精神激励体系,营造重视课程思政、尊重课程思政教师的氛围。加大荣誉表彰力度,评选一批校史资源深度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塑造和打造一批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增强课程思政教师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价值认同感。同时,辅之以物质奖励,在绩效奖励、专项科研和教改项目、提供工作室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和促进高校教师全员参与校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激发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生成持久的教学内在动力。最后,完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通过改进结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照学生发展,注重将学生参与度、满意度、社会反响度和专家评价度结合起来,确保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融有内容、融有效果”,促进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效果的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