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徐其东        2023-09-21        30

来源:光明网2023-09-18

“大思政”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目标,旨在培养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它强调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助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思政”政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和内涵具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传递与培养。在其概念上,它涵盖了对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塑造,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感受国家和社会的脉搏。同时,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髓。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实践渠道和具体载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具备自觉遵守法纪、尊重社会规范、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和弘扬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与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通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实践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种紧密的联系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赋予了它更广泛的意义和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
“大思政”政策的出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汇聚了国家力量和智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大思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凸显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全面推进的决心。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合,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其次,政策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积极引入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这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通过建设“大课堂”和“大平台”,整合“大师资”,以及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优质教学资源,形成综合改革试验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这一举措将使思政教育更具生活化和实践性。
“大思政”政策旨在实现多重目标和期望成果。首先,它要求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这意味着学生将深刻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坚定“四个自信”,成为时代新人。政策要求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开设课程,以建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这将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深度发展,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
“大思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建设,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路径需要多方面的探讨与实践,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同时,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经验。还要提供教师教育课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原理和方法。此外,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职业发展机会,激励他们为思政教育贡献更多。
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首先,开发多样化的教材,涵盖各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设计启发式的课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整合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在线教育平台等,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体验。这将有助于吸引年轻一代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学生参与评价机制,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思政课程设计和管理,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支持学生社团和志愿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设立有效的教育评估机制,包括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学生的反馈应被认真对待,以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需求,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可以与社会合作,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具有特殊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政策引导、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积极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将能够更好地培养有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优秀人才。这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邹俊滔,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